2009年9月16日星期三
JETI KG AIR PUTIH MENUNGGU MASA UTK ROBOH

BERITA HARIAN (16/7)
ULU TIRAM: Mana silapnya. Perbelanjaan membina dan membaiki sudah melebihi RM100,000 tetapi jeti Kampung Air Putih yang terletak kira-kira 13 kilometer dari bandar masih tidak selamat digunakan, malah menunggu masa untuk roboh.
Jeti berkenaan yang menjadi laluan utama penduduk dan nelayan sudah empat kali dibaik pulih dalam tempoh lima tahun lalu bagi memberi keselesaan kepada pengguna terutama nelayan mendaratkan hasil tangkapan laut mereka untuk dipasarkan ke kawasan berdekatan.
Lebih malang lagi tiang sebuah pondok yang disediakan sebagai tempat orang awam menunggu di jeti berkenaan juga sudah patah sekali gus menunggu hari tumbang ke laut.
Jeti kayu yang menjadi penghubung dengan jeti konkrit berhadapan laut, juga sudah uzur dengan lantai dan penghadang patah, manakala penghalang jeti yang dibina sekitar pondok utama juga tidak selamat dan berbahaya kepada kanak-kanak.
Difahamkan, kali pertama jeti itu dibina lima tahun lalu menggunakan asas kayu dengan anggaran RM50,000 dan selepas setahun, peruntukan tambahan RM20,000 diberikan untuk kerja menaik taraf jeti berkenaan.
Pada 2007, peruntukan RM50,000 untuk membina jeti berasaskan konkrit di kawasan sama, dan kali terakhir tahun lalu peruntukan tambahan RM25,000 bagi pembinaan pondok tambahan.
Peruntukan itu dikeluarkan Pejabat Daerah dan Ahli Dewan Undangan Negeri (Adun) Tiram, Datuk Maulizan Bujang yang juga pernah membuat tinjauan ketika jeti berkenaan dibaik pulih akhir tahun lalu.
Bagaimanapun, kini disebabkan keadaan jeti itu yang sebahagian binaannya sudah roboh sejak tahun lalu, nelayan di situ terpaksa berpindah ke jeti kawasan Nam Heng untuk mendaratkan hasil laut mereka.
Sehubungan itu, lebih 35 keluarga penduduk kampung dan lebih 20 nelayan yang berpangkalan di jeti berkenaan mahu supaya jeti itu dibina semula kerana struktur sedia ada berbahaya dan tidak selamat digunakan.
Nelayan, Abdul Aziz Tambi, 41, menganggap projek jeti itu merugikan kerana selepas siap, ia hanya boleh digunakan tidak sampai setahun, malah nelayan tidak berani menggunakan jeti itu hingga sekarang.
"Saya dapati ada yang tak kena dengan projek ini, kerana sudah empat kali dibina tetapi jeti masih tidak boleh digunakan dengan selamat. Sepatutnya jeti ini sudah menjadi antara jeti paling baik di kawasan ini.
"Apa yang dikesalkan, dua lagi jeti yang dinaik taraf dan dibina serentak seperti di Nam Heng dan Kampung Tengah kukuh berdiri. Bagaimanapun, jeti di kampung kami ini tunggu masa hendak roboh, " katanya.
Penduduk Zulkifli Abdul Rahman, 41, berkata sejak jeti itu tidak selamat digunakan pada akhir tahun lalu, nelayan takut untuk menggunakan kemudahan itu dan berpindah ke jeti Nam Heng.
"Kami tidak mahu sampai jeti itu runtuh baru mahu ambil tindakan, dan jangan sampai ada orang yang mati barulah jeti itu hendak dibuat dengan sempurna, " katanya.
Beliau difahamkan sudah ada cadangan untuk membina sebuah lagi jeti baru berhampiran jeti itu dengan kos RM120,000 tetapi baginya jeti baru tidak perlu, sebaliknya jeti sedia ada dibaik pulih supaya menjimatkan kos.
2009年9月10日星期四
士乃~迪沙鲁大道启用


士乃─迪沙魯大道收費站,將從10月10日開始收費。
(新山10日訊)耗資14億令吉、全長77公里,橫跨柔州東西岸的士乃─迪沙魯大道,首階段工程完工並正式啟用!
工程部也捎來好消息,使用有關大道的人士,從即日起至10月10日,免收過路費。
據了解,全長77公里的士乃─迪沙魯大道,連接士乃國際機場,橫跨至柔州西部的本那哇和迪沙魯,是國內第3長的收費大道,共有6個交流道、4個收費站和2個休息站。
大道主要分成兩階段完工並啟用,今日啟用的路段費時4年完工,從士乃航運物流中心至巴西古當交流道,全程長50公里,5個交流站分別是士乃烏達瑪、士乃鎮、烏魯地南、查哈雅峇魯和巴西古當,以及2個休息站。
士乃─迪沙魯大道各期工程長度和費用
士乃─迪沙魯大道分為兩期工程,首期工程分為配套一和二,在今年9月完工,次期工程將在2010年完工。
地點 長度 費用
配套1 士乃至烏魯地南 23公里 2億2700萬令吉
配套2 烏魯地南至查哈雅峇魯 27公里 1億8400萬令吉
配套3 查哈雅峇魯至迪沙魯 27公里 5億3100萬令吉
次階段大道明年啟用
啟用的首階段工程,主要聯接本區域空運中心的士乃國際機場、巴西古當柔佛港口和丹絨郎薩工業區,將縮短兩地距離,促進物流往來和經濟發展。
至于第二階段工程的大道,是從嗎哂查哈雅峇魯至迪沙魯,全長27公里,預計在2010年初啟用,其中廣受矚目的吊索橋的斜張橋,這座橋長約1.7公里,將橫越柔佛河。
工程部長拿督沙茲曼今早為士乃─迪沙魯大道首階段工程主持啟用儀式,陪同出席者包括柔佛州務大臣拿督阿都干尼、州立法議會議長拿督阿里哈山、承建的RANHILL有限公司主席丹斯里沙列胡丁、行政議員和州議員等。
阿都干尼和沙茲曼均希望隨著大道啟用,減緩巴西古當大道的塞車情況,同時帶動本區域的工業、商貿活動和旅遊業發展,吸引外資到來。
士乃─迪沙魯大道縮短各地路程表
取道大道從士乃往迪沙魯,全程只需45分鐘,比起過去需花上2個小時,行程可謂大大縮短。
1 士乃往巴西古當 :27分鐘
士乃往查哈雅峇魯 :23分鐘
士乃往烏魯地南 :13分鐘
2 烏魯地南往巴西古當 :14分鐘
烏魯地南往士乃 :13分鐘
烏魯地南往查哈雅峇魯:10分鐘
3 查哈雅峇魯往士乃 :23分鐘
查哈雅峇魯往烏魯地南:10分鐘
4 巴西古當往士乃 :27分鐘
巴西古當往烏魯地南 ;14分鐘
工程面對重重波折
苦盼十餘年終建成
士乃─迪沙魯大道波折重重,面對無數土地和搬遷賠償問題,建築費用相對提高,費時十餘年終于建成,令柔州子民的等待終有成果。
阿都干尼致詞中說,興建過程中,大道面對的最大阻礙,是它橫跨柔南數個已在發展中的區域,包括巴西古當等地,結果面對土地、財產糾紛,及居民被迫搬遷以讓路給發展洪流的事件,無形中令整條大道工程的費用大大提高。
他說,慶幸的是,中央政府在賠償方面,撥出6億令吉解決問題,也加速大道工程。
無論如何,他相信,雖然面對許多問題,但完工后的士乃─迪沙魯大道,有效減緩巴西古當塞車問題,也是帶動柔南物流發展的重要大道。
他認為,哥打丁宜及豐盛港柔州西部迪沙魯的大自然風光,將隨著大道落成,有機會“推銷”給全國人民,也促進經貿活動。
他相信,士乃─迪沙魯大道令柔南轉變成深具潛能的區域。
新行政中心搬遷
大道計劃險流產
柔州新政府行政中心計劃從舊柔佛搬至努沙再也,險令士乃─迪沙魯大道計劃“胎死腹中”?!
承建的RANHILL有限公司主席丹斯里沙列胡丁說,士乃─迪沙魯大道計劃始于1997年,但因遇上金融風暴,計劃無限期擱置,所幸在2004年簽約合約,令大道工程成功動工。
他也說,當年,擬議中將坐落在舊柔佛的柔州新政府行政中心,之后也改到新山西北區的努沙再也,一度令大道興建工程受阻。
他說,中央政府、州政府和經濟策劃單位經過協商,終覺得大道有其可行性和實用度,方落實興建的方案。
他感謝中央政府在搬遷賠償中,撥款6億令吉,協助大道工程解決了最棘手的問題。
對此,柔佛州務大臣拿督阿都干尼在致詞中,也帶出士乃─迪沙魯大道幾乎因行政中心計劃而再擱置的問題,盡管如此,行政中心不建在西部,並不是大道的最大阻礙。
工程部長與大臣
巡視各區道路工程
工程部長撥冗一天,與大臣巡視各地道路工程,關注柔州道路建設與發展!
沙茲曼說,將與阿都干尼一路北上麻坡和昔加末等地,巡視各區的道路建議,以打通柔州交通網絡,帶動州內發展。
他說,據他了解,巴西古當大道日益阻塞的問題,是因為往柔佛港口的重型車輛取道,隨著士乃─迪沙魯大道建成,相信將化解塞車問題,令駕駛人士更安心上路。
他說,士乃─迪沙魯大道也將採用隔音設施,有效防止大道周圍的居民,受到車輛噪音干擾。
他說,大道也是國內首個採用污染物去除系統的大道,意即日后若運載危險化學物的羅厘發生溢漏情況,溢出的化學物質也不會污染水質。
他說,若從原有巴西古當路往士乃,需費時一小時,有了大道,只需25分鐘即能抵達地。
2009年9月6日星期日
高祥威~全体马青戴口罩。
马青总团新闻局主任高祥威今日把马华最近越演越烈的翁蔡党争,比喻成患上流感,因此呼吁全体马青成员即刻“戴上口罩”,以免病毒在马青之间蔓延。
他也呼吁马青成员以2001年马青爆发的803事件为教训,自我节制和谨言慎行,并且勿卷入党争之中。
“马青同志不要忘记本身必须在未来的日子接班的责任,确保马华继续扮演建国的工作。党不可能永远没有人事的纠纷,理性处理、成熟心态应对、小心舆论、谨慎发言都是爱党的行动。”
“你今天为了挺某领导,胡言乱语、挖苦对方,以后呢?你当领导,这些人都忘记你的所作所为了?既然特大铁定召开,代表心里有数,一路上戴口罩,投了票,开朗的接受成绩。”
党争时期马青应扛起重任
高祥威说,记得当年马青803那段日子,他身为马青总团政说馆全国理事会主席,为了不让党争渗入辛辛苦苦建立的政说馆,把它半私有化,过程非常辛苦,经济陷困,但重要的是理事内部没有互相开腔,说少做多。
高祥威也是马青雪州团长,他说,本身最近才受到A型流感的感染,在强制休息的日子里,感受到戴口罩不说话清新的时刻。
高氏说,尤其在民联执政的雪州,马青之路坎坷崎岖, 汲取308的经历,再造马华雪州最为重要。如果领袖都醉在党纠纷里时,马青就应打起精神,扛起马华的社会重任,这才是华社的期望。
他也呼吁马青成员以2001年马青爆发的803事件为教训,自我节制和谨言慎行,并且勿卷入党争之中。
“马青同志不要忘记本身必须在未来的日子接班的责任,确保马华继续扮演建国的工作。党不可能永远没有人事的纠纷,理性处理、成熟心态应对、小心舆论、谨慎发言都是爱党的行动。”
“你今天为了挺某领导,胡言乱语、挖苦对方,以后呢?你当领导,这些人都忘记你的所作所为了?既然特大铁定召开,代表心里有数,一路上戴口罩,投了票,开朗的接受成绩。”
党争时期马青应扛起重任
高祥威说,记得当年马青803那段日子,他身为马青总团政说馆全国理事会主席,为了不让党争渗入辛辛苦苦建立的政说馆,把它半私有化,过程非常辛苦,经济陷困,但重要的是理事内部没有互相开腔,说少做多。
高祥威也是马青雪州团长,他说,本身最近才受到A型流感的感染,在强制休息的日子里,感受到戴口罩不说话清新的时刻。
高氏说,尤其在民联执政的雪州,马青之路坎坷崎岖, 汲取308的经历,再造马华雪州最为重要。如果领袖都醉在党纠纷里时,马青就应打起精神,扛起马华的社会重任,这才是华社的期望。
总警长,请停止贿赂!
警總長:請停止賄賂
转载自报章6/9/2009
(吉隆坡6日訊)過去10年,反貪委員會共調查942名貪污警員,他們全部已受到應得懲罰。
反貪委員會已提控其中225人,及准備提控250人,另有227名警員因證據不足,交還警隊紀律組處理或革職。
接交通傳票勿行賄
警察總長丹斯里慕沙哈山接受《新海峽時報》訪問時指出,警員涉貪事件已逐年減少,並希望公眾別再“配合”這批害群之馬。
“你們(公眾)最簡單拒絕參與貪污的方法,就是繳交傳票罰款,而不是企圖以行賄蒙混過關。”
數據顯示,反貪污委員會逮捕人數于2006年突然大量增加,慕沙哈山針對此事透露,他當年鼓勵公眾提供情報,結果委員會果然收到很多情報。
他說,隨著這些情報,反貪委員會和警隊紀律組才獲知這些警員貪污案件及調查。
“三年后的今天,數據顯示警員貪污被捕的人數已明顯減少,是因為貪污情況已經改善。”
根據反貪委員會的數據,從2000年至2009年5月,該委員會共逮捕942名涉及貪污的警員,罪成應得者皆受到懲罰。
近3年來,數據顯示貪污警員人數下降,分別是2006年158人、2007年137人及2008年117人;今年1月至5月,則共有46名警員涉及貪污被捕。
數據顯示,2002年至今年5月,反貪委員會共接獲7157宗有關警員貪污投訴案件,其中已處理7136宗案件。
另外,3600宗是警員被警告、2305宗提控和罪成、440宗是革職解決。
慕沙:一個手掌拍不響
“賄賂我?捉你!”
“如果有人向我行賄,我會逮捕他。”
慕沙哈山指出,在他擔任查案官期間,曾經有1名公眾企圖向他行賄,結果他二話不說,就逮捕對方。
他披露,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遭人賄賂,全部人都知道他不會受賄。
“他們(行賄者)可以嘗試賄賂我,但我一定會當場逮捕他們。”
慕沙哈山說,他當告誡下屬,如果要成為富有人士,即不要加入警隊,應該去做一名商人。
他也說,一個手掌拍不響,一個行賄一個收賄才构成貪污,公眾應學習拒絕行賄。
“我知道公眾怕麻煩不要到法庭,希望可以走捷徑,但這已是犯法。”
有投訴? 找慕沙!
musa@rmp.gov.my
公眾有投訴
可聯絡慕沙
公眾有任何投訴,可直接傳送電郵給慕沙哈山。
慕沙哈山說,部分公眾企圖打擊警隊形象,警方會做更多事情令人改觀。
他披露,公眾有任何投訴,可以直接傳送電郵給他,電郵地址是musa@rmp.gov.my,他會逐一查看了解及處理。
他說,其實很多公眾都信賴警方,他也曾收公眾致函和來電分享,他很感激這些人。
“警隊會加強不足之處,尤其在我延任這一年,我會不遺余力改進,令人民活得更安心。”
他披露,這包括警員紀律和服務態度,他會檢討紀律組制度,以加強警隊士氣,警員們更要知道本身的角色及必須做些什么。
“在接下來的日子,警隊會增建新警局及改善舊有警局的設備,接下來也會改進全國通訊及巡邏車設備。”
從小被教導勿撒謊
“你現講謊話,日后就會做賊。”
慕沙哈山說,父母從小教導他不要講謊話,否則日后就會成為賊人,因此他從小至今都不曾說謊。
“這包括對著我的妻子,我也不曾隱瞞什么,這是我的誠信。”
他披露,其實警隊也一樣,新警員投入一開始服務都是白紙一張,如果公眾企圖向他們行賄,就等同“教育”他們貪污。
“這批公眾(行賄者)來自社會,如果社會是黑暗的,那我們的警察也會有問題。”
慕沙哈山自2006年成為警察總長已二度延任,他原于本月13日退休,不過獲內政部延任一年,以完成未完的各項警隊計划。
转载自报章6/9/2009
(吉隆坡6日訊)過去10年,反貪委員會共調查942名貪污警員,他們全部已受到應得懲罰。
反貪委員會已提控其中225人,及准備提控250人,另有227名警員因證據不足,交還警隊紀律組處理或革職。
接交通傳票勿行賄
警察總長丹斯里慕沙哈山接受《新海峽時報》訪問時指出,警員涉貪事件已逐年減少,並希望公眾別再“配合”這批害群之馬。
“你們(公眾)最簡單拒絕參與貪污的方法,就是繳交傳票罰款,而不是企圖以行賄蒙混過關。”
數據顯示,反貪污委員會逮捕人數于2006年突然大量增加,慕沙哈山針對此事透露,他當年鼓勵公眾提供情報,結果委員會果然收到很多情報。
他說,隨著這些情報,反貪委員會和警隊紀律組才獲知這些警員貪污案件及調查。
“三年后的今天,數據顯示警員貪污被捕的人數已明顯減少,是因為貪污情況已經改善。”
根據反貪委員會的數據,從2000年至2009年5月,該委員會共逮捕942名涉及貪污的警員,罪成應得者皆受到懲罰。
近3年來,數據顯示貪污警員人數下降,分別是2006年158人、2007年137人及2008年117人;今年1月至5月,則共有46名警員涉及貪污被捕。
數據顯示,2002年至今年5月,反貪委員會共接獲7157宗有關警員貪污投訴案件,其中已處理7136宗案件。
另外,3600宗是警員被警告、2305宗提控和罪成、440宗是革職解決。
慕沙:一個手掌拍不響
“賄賂我?捉你!”
“如果有人向我行賄,我會逮捕他。”
慕沙哈山指出,在他擔任查案官期間,曾經有1名公眾企圖向他行賄,結果他二話不說,就逮捕對方。
他披露,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遭人賄賂,全部人都知道他不會受賄。
“他們(行賄者)可以嘗試賄賂我,但我一定會當場逮捕他們。”
慕沙哈山說,他當告誡下屬,如果要成為富有人士,即不要加入警隊,應該去做一名商人。
他也說,一個手掌拍不響,一個行賄一個收賄才构成貪污,公眾應學習拒絕行賄。
“我知道公眾怕麻煩不要到法庭,希望可以走捷徑,但這已是犯法。”
有投訴? 找慕沙!
musa@rmp.gov.my
公眾有投訴
可聯絡慕沙
公眾有任何投訴,可直接傳送電郵給慕沙哈山。
慕沙哈山說,部分公眾企圖打擊警隊形象,警方會做更多事情令人改觀。
他披露,公眾有任何投訴,可以直接傳送電郵給他,電郵地址是musa@rmp.gov.my,他會逐一查看了解及處理。
他說,其實很多公眾都信賴警方,他也曾收公眾致函和來電分享,他很感激這些人。
“警隊會加強不足之處,尤其在我延任這一年,我會不遺余力改進,令人民活得更安心。”
他披露,這包括警員紀律和服務態度,他會檢討紀律組制度,以加強警隊士氣,警員們更要知道本身的角色及必須做些什么。
“在接下來的日子,警隊會增建新警局及改善舊有警局的設備,接下來也會改進全國通訊及巡邏車設備。”
從小被教導勿撒謊
“你現講謊話,日后就會做賊。”
慕沙哈山說,父母從小教導他不要講謊話,否則日后就會成為賊人,因此他從小至今都不曾說謊。
“這包括對著我的妻子,我也不曾隱瞞什么,這是我的誠信。”
他披露,其實警隊也一樣,新警員投入一開始服務都是白紙一張,如果公眾企圖向他們行賄,就等同“教育”他們貪污。
“這批公眾(行賄者)來自社會,如果社會是黑暗的,那我們的警察也會有問題。”
慕沙哈山自2006年成為警察總長已二度延任,他原于本月13日退休,不過獲內政部延任一年,以完成未完的各項警隊計划。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