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8日星期日

地不老国会选区~2009年家圆月满庆中秋

鄧文村:屬家庭糾紛
馬華黨爭不影響施政


(新山18日訊)地不佬區國會議員鄧文村相信,馬華近期的不穩定情況,只是內部的“家庭糾紛”,不會對政府施政的穩定構成影響。
他說,馬華雖近期遭受挫折,但他堅信馬華會走出黨爭的陰霾,在重新振興之后,繼續為華裔選民爭取更多應有權益。

他也向華裔選民保證,馬華在未來將為捍衛華裔選民的權益,扮演更積極角色。

他昨晚為2009年“家圓月滿慶中秋”主持開幕儀式時,如此指出;活動是由馬華地不佬區會三機構,聯同地不佬國會議員服務中心和宏藝花園發展商聯辦。

出席嘉賓包括國會上議員兼大會主席邱思祥、活動籌委會主席黃有益、柔州企業與合作社發展、教育與高等教育委員會主席拿督茂里佔,及宏藝花園發展商首席營運執行員邱玉珊等人。

鄧文村指出,首相在這次的巫統大會中,要巫統改變思想讓所有公民都有公平的機會競爭,使國家邁向穩定發展。

“國家的穩定與否得視人民是否對政府執政有信心,以及對政府各項政策的支持度而定。”

此外,茂里佔在致詞時指出,自己便是“一個馬來西亞”的現成“產品”,因為其華裔母親是在二戰時被馬來家庭收養,爾后下嫁其父親,因此在他眼中沒有華人和馬來人的區別。

他說,10年前,他在士乃和泗隆找到母親的華裔親人,之后大伙兒在農曆新年和開齋節都會互相拜訪問候,促進彼此的關係,以達到團結國民效果。

邱思祥:各族齊慶中秋節
符合一個大馬治國理念

邱思祥致歡迎詞時指出,華人傳統節日中,中秋節的宗教色彩不濃厚,適合各族一同慶祝,也正好符合“一個馬來西亞”的治國理念。

他指出,在一多元種族和文化的國家裡,要各族國民團結一致,為下一代創造出美好榮景,最根本的問題便是促進各族對彼此傳統文化的了解。

同時,連續辦了7屆的宏藝花園中秋節晚會,已經成為了新山民眾樂于參與其盛的文化活動,當天在活動現場上除了有廿四節令鼓和舞蹈表演外,更有四川變臉和上海雜技團的演出。

2009年10月15日星期四

翁总留

http://www.ongteekeat.net/gogo_en/content/view/317/53/


I would like to thank my supporters from all races and all walks of life who have shown deep concern and showered me kind words and encouragement following the MCA 10/10 EGM. I am heartened by the call urging me to stay as President of the Party

Over the years, my political career has been guided by my conscience and the peoples’ aspirations. People who know me well know that I uphold my principles in my political practice. It has never been my practice to renege on my words, including what I had pledged earlier with regard to the outcome of the EGM.

Nonetheless, the disciplinary action was a collective decision of the Presidential Council and Central Committee. Hence, the onus and responsibility is not on me alone, but collectively.

That being the case, I had proposed to have fresh polls to seek a fresh mandate from the Party, especially the outcome of the EGM was inconclusive and indicate that the grassroots were divided. The best way out of this situation is to seek the re-affirmation of the MCA leadership.

However any hopes for fresh poll was dashed because certain quarters are worried that I would renege on my words and decide to stay as the Party president. This is absolutely baseless.

Because of this, today I have decided to go back to the grassroots. I have directed MCA secretary-general to call for an EGM under Article 30.1 of the MCA constitution to decide whether the Party should hold fresh poll for the Central Committee. The EGM/AGM will allow delegates to end the impasse over whether the Central Committee should seek a fresh mandate.

I still have a long list of unfinished business involving Party and public interests, like the direct election of the MCA presidency and the Port Klang Free Zone issue. It is my wish to see such issues be addressed without any abrupt disruption.

I also would also like to congratulate Dato’ Sri Liow Tiong Lai on his election as the deputy president after due deliberations by the Central Committee.

Last but not least, I need to tender my apologies to the people if they felt that I have not lived up to their expectations. I want to assure them that so long as I continue as a Member of Parliament and remain a discerning Malaysian, I will continue to pursue the PKFZ case in whatever capacity available to me. To my aspiring MCA colleagues, I must apologise if I stand in the way of your political ascendency. That has never been my intention.

To the genuine Party members and workers, please do continue with your endeavour to help strengthen the Party but do refrain from playing into the hands of manipulators and opportunists.

Life has to go on and I have no regrets over any decision and endeavour I had embarked upon.

廖中莱受委署理总会长

[马华特大后] 综合报道! 在总会长翁诗杰被投不信任票,但却坚持不离任下,马华中委会今日推举副总会长廖中莱填补蔡细历留下的署理总会长空缺。

马华中委蔡金星较后对媒体指出,中委会今日谈论马华在特大后的局势,当中确有出现争议的局面。

不过,他表示,最后中委会一致通过,委任廖中莱填补署理总会长空缺。

翁诗杰在主持中委会议后,並没有召开记者会。

中委会接受特大结果

根据《辣手杂志》向中委探悉,中委会接纳特别代表大会的提案,即投总会长不信任票、让蔡细历恢复党籍,但不恢复蔡细历党职。

会议上有人提名江作汉 但江作汉拒绝

中委会于是在会议上,选出新任署理总会长人选,而被提名的是廖中莱,另一个则是由中委马汉顺提名的江作汉。

不过,江作汉似乎已与廖中莱达致共识,拒绝相关提名,而另一副总会长黄燕燕也同样不提要任署理,最后廖中莱在无竞争对手下,顺利由中委会推举为署理总会长。

至于蔡派的4名中委,基本上都默不作声,只是在看当权派领袖与翁诗杰争议。

中委会28名成员挺党

在中委会上,42名中委中,除了4名蔡派的中委,共有10名中委会成员挺翁(包括翁诗杰在内),而其他的28位中委则是「挺党」,即要求翁诗杰离任,並从中委中推举新任总会长和署理。

2009年10月3日星期六

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开幕




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將成為新山市區轉型的“起點”,並獲柔州務大臣拿督阿都干尼全力支持,將文物館后方的陳旭年街打造為文化街!
阿都干尼強調,州政府和新山市政局已經有一盤計劃,打算將皇家山州政府大廈週邊地區轉型重建,使之從原有的商業中心,變成具歷史價值的文化中心。

他說,先賢在新山拓荒已有200年歷史,加上我國獨立近60年,這段歷史不可被遺忘。

新山具有特色古城

就此,他說,歷史是新山市區轉型重要部分,政府需通過歷史記載,使新山成為具有特色的古城,而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的開幕,正是市區轉型的起點。

大臣今日為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主持開幕儀式時,如此指出;他說,目前,依斯干達特區發展局也撥出2億令吉淨化老城區的紗玉河。

阿都干尼透露,一個月前,新山中華公會代表與他會面,提及將文物館后方的陳旭年街打造為文化街。

他今早正重宣佈,州政府全盤接受這項建議,全場報以熱烈掌聲。

“新山市區轉型的工作雖已展開,州政府也已確認轉型的地點,但整個計劃仍需數年才能完成,我們也希望老城區的業者可配合翻新建築物,因為轉型計劃成功,不僅可吸引消費者,也能引入更多遊客。”

他形容,老城區是個象徵各族融洽相處的地方,例如七大宗教建築物便聚集在一條街上。

阿都干尼在參觀文物館后,坦言感到光榮和興奮,因為新山擁有一個象徵華社的歷史文物館,文物和資料也見證200多年前,先前開埠的重要歷史。

他也認為,這是讓年輕一代回顧舊時新山風貌及港主制度的最佳平台。

文物館列入旅遊配套
何襄贊:成古跡賣點


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將列入州政府旅遊配套之一,使之成為歷史古跡項目的賣點。

柔州旅遊、國內貿易與柔州消費人事務委員會主席何襄贊指出,州政府已將新山、笨珍和哥打丁宜縣三區路線,設計為旅遊配套。將有5個旅遊項目,確保遊客可一再重遊舊地,每次都有不同驚喜。

雖然配套內容已定,但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也將新增至配套中,成為歷史古跡旅遊項目之一。

何襄贊說,新山市政局對于新山老城區已做出規劃,如陳旭年街作成文化街週末進行文化活動的建議,都會隨著計劃進行做出調整。

他強調,這些細節都需要旅遊局、市政局和新山中華公會開會商討。

他指出,州政府也打算將公主港和金海灣變為新旅遊景點,推出一站式的旅遊配套,使柔南旅遊業蓬勃發展。

訂下三大任務和目標

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耗資120萬令吉打造,並訂下三大任務和目標,務必使其成為長期的歷史文化遺產工程。

新山中華公會會長林奕欽希望,文物館開放后,能確保每一小時都有參觀者。

就此,他認為,文物館有必要將陳旭年街打造成文化街,並配合週邊跳蚤市場、印度街、設有各宗教建築的直律街一起發展,成為旅遊景點。

他強調,文物館也會與國家檔案局、國家博物院配合,使之成為全馬華族文物館的榜樣。

林奕欽說,新山中華公會自2004年遷入大馬花園新會所,當年身為副會長的賴益盛便提出華族歷史文物館的理念,過后在逾100次會議籌備后終告成立,總經費達120萬令吉。

他指出,文物館設立面對兩大困難,第一是如何收藏祖先留下的歷史文物和文件,第二則是經費。

他慶幸該館獲得州務大臣撥款30萬令吉、拿督沙里爾國會議員5萬令吉、鄧文村國會議員3萬令吉、馬季相義演6萬令吉等,總籌得50萬令吉,減輕公會負擔。

林奕欽說,隨著北馬和中馬一早設立文物館,給予南馬華社很大衝擊,加上州政行中心搬遷,加速了新山老城區形成。

“在新山,潮州八邑會館最先意識到保留華人族群歷史,並與南方學院合作撰寫史料,接著客家、海南和客家公會也著手進行。”

同時也是新山福建會館會長的林奕欽說,福建會館已雖慢半拍,但相信明年6月前,便會推出“舊箱子”歷史文物搜集工作。


新山中華公會創立文物館三大任務和目標
1)保存祖先歷史,為未來子孫留下文化遺產證物。
2)發展文物館成為新山另一個國內外旅客參觀景點之一。
3)為文物館注入生命力,極力打造陳旭年街為以中華文化與本土文化融合的“文化街”,促成相得益彰,互交輝映的發展格局。

開埠先賢後代出席添意義

新山開埠先賢黃亞福、陳旭年曾孫現身,使文物館開幕更具意義!

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開幕為新山華社極具歷史性的一頁,由于文物館內展出不少先賢歷史資料,向來低調的有功先賢的后輩,今日也難得亮相。

其中,黃亞福的拿汀曾孫女黃佩萱(現住在士姑來路)為文物館顧問,她非常喜歡文物館的概念和設計,認為它極具意義;她本身也捐出黃亞福照片予文物館。

詢及她會否希望黃亞福街也獲重新打造成具有歷史價值的街道,她回應,文物館是收集所有先賢的歷史,這已經非常足夠。

她說,雖然今日開幕儀式在陳旭年街舉行,但整個活動不是只紀念陳旭年一人。

至于,陳旭年住在新加坡的曾孫陳亞裕,低調出現與柔州務大臣握手問好后,便匆匆離開。


林奕欽:與檔案局博物院配合
讓文物館成全國榜樣

文物館開幕,華社五幫代表、華巫或朝野政黨議員整齊聚一堂,並與黃亞福曾孫黃佩萱(左10)相見歡,場面盛大。
山華族歷史文物館耗資120萬令吉打造,並訂下三大任務和目標,務必使其成為長期的歷史文化遺產工程。

新山中華公會會長林奕欽希望,文物館開放后,能確保每一小時都有參觀者。

就此,他認為,文物館有必要將陳旭年街打造成文化街,並配合週邊跳蚤市場、印度街、設有各宗教建築的直律街一起發展,成為旅遊景點。

他強調,文物館也會與國家檔案局、國家博物院配合,使之成為全馬華族文物館的榜樣。

林奕欽說,新山中華公會自2004年遷入大馬花園新會所,當年身為副會長的賴益盛便提出華族歷史文物館的理念,過后在逾100次會議籌備后終告成立,總經費達120萬令吉。

他指出,文物館設立面對兩大困難,第一是如何收藏祖先留下的歷史文物和文件,第二則是經費。

總籌得50萬

他慶幸該館獲得州務大臣撥款30萬令吉、拿督沙里爾國會議員5萬令吉、鄧文村國會議員3萬令吉、馬季相義演6萬令吉等,總籌得50萬令吉,減輕公會負擔。

林奕欽說,隨著北馬和中馬一早設立文物館,給予南馬華社很大衝擊,加上州政行中心搬遷,加速了新山老城區形成。

“在新山,潮州八邑會館最先意識到保留華人族群歷史,並與南方學院合作撰寫史料,接著客家、海南和客家公會也著手進行。”

同時也是新山福建會館會長的林奕欽說,福建會館已雖慢半拍,但相信明年6月前,便會推出“舊箱子”歷史文物搜集工作。


文物館共4層樓
耗資120萬令吉的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前身為新山中華公會會所,並在2004年正式規劃為文物館之用。

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共有4層樓,展出歷史文件逾1000件,文物收集有300件,所有展示板講解皆以三語呈現,每層樓的主題與展出內容如下:


一樓:新山大事記

可看性:
★紀錄著從1844至2004年新山華社發生的大事跡。
★新山文史著作

二樓:新山的開埠

可看性:
★進入一樓入口,是一艘船的造型,從船上走下,象徵著先輩乘船漂洋過海來到此地,船上擺放著胡椒和甘蜜,還有衣物箱。

三樓:民間社會

可看性:
★新山五幫的簡介
★仿照現實柔佛古廟而建的大門
★寬柔學校和南方學院的成立
★廿四節令鼓和中秋園遊會介紹
★英殖民和日治時期文件、錢幣等。

四樓:五幫各籍婚嫁展

可看性:
★各幫的婚嫁習俗
(第四樓也為專題展覽廳,將不定期進行專題展覽或講座會。)



受邀擔任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開幕人的阿都干尼,在林奕欽及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開幕總策劃人陳再藩陪同下,踏上陳旭年街,體驗一場歷史與文化之旅。

封街作為表演場地的陳旭年街共分成四個表演部分,把華裔先輩200年前來新山開荒拓野,到現今各族的融洽貫穿一體。

第一段,創價學會表演者的造型舞蹈,象徵先輩開荒拓野,種植甘密與胡椒。配合表演者的舞蹈,現場播放出鳥兒鳴叫,綠色旗幟不斷穿梭,呈現綠意盎然的感覺。

表演者手持巴冷刀,在尋求馬來同胞的同意下,砍伐著象徵森林的旗幟。開墾土地后,在地上種植甘密。

第二段,一眾嘉賓在大會細心安排下,坐在錦華茶餐室小歇,一邊喝咖啡,一邊觀看由李勁松武藝坊帶來的精采武術表演,象徵著新山的開墾。

一路上可見創價學會表演者拿著雨傘,穿梭在人群中,象徵著甘密、胡椒收成后的喜悅。

第三段,潮州大鑼鼓隊演奏著馬來名謠rasa sayang,引起阿都干尼的興趣;表演者踩著高蹺,還有舞龍舞獅團也來向阿都干尼敬禮,表達著華族的節日慶典。

接著,一路上馬來鼓、印度鼓和廿四節令鼓聲陸續響起,象徵各民族的古樂。

開幕儀式就在文物館前的依布拉欣路正式舉行,大會為了安全起見,也把該路段暫時封起,直至儀式在結束后才恢復通車。


中國潮州市僑聯主席:
潮人教育典範
中國潮州市僑聯主席楊錫鉻指出,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的建設,是潮州市家鄉人民的教育典範。

他說,文物館表達出先輩如何漂洋過海來到此地開埠,先輩的精神就是家鄉人民很好的教育。

“新山能有陳旭年街不僅是新山人民的光榮,也是家鄉的光榮。”

他指出,文物館是華族文化傳承的基地,也是新山的地標。

他是與其他潮州市僑聯一行五人,代表潮州市、縣政府,向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祝賀。

另外,潮安縣彩塘鎮鎮長劉英智也指出,把陳旭年街定為歷史文化街,是潮州人在海外的驕傲。

他對這所文物館感覺很好,因文物館能凝聚僑胞的力量,也可傳承歷史文化,激勵后代努力。


花絮
大臣現場“講古”

柔州務大臣拿阿都干尼做足功課,參與文物館開幕,致詞長達30分鐘,而且向現場“講古”。

他講述華裔先賢南來開拓功績和歷程,以及早期華裔先賢和蘇丹、天猛公的密切關係,勸請各種族學習先輩友好互助精神。

2009年10月1日星期四